中医养生

  3)肝郁化火,火气上逆

  取穴:液门,行间,侠溪,曲泉。

  加减:心烦善怒,加大陵;胸胁胀闷,加支沟。

  操作:主穴均用提插结合捻转泻法,缓慢行针,使针感逐渐增强,并向远处放散,然后留针,每隔3~5分行针2次;大陵行捻转泻法,使针感向上传导,支沟用平补平泻法。

  方解:本证多见于忧思恚怒伤肝,肝郁化火,上犯面部而致面痛,故伴有肝火症状。取液门、行间、侠溪以清泻肝经邪热;取足厥阴之合穴曲泉以生水济火;心烦善怒,故取大陵宣泄心火;胸胁胀闷,故用支沟疏导气机。结合对症取穴,以止疼痛,具有标本同治之义。如肝气久郁,化火伤阴,以致肝阴不足,肝阳上亢,亦可发为面痛,则属于本虚标实之证,与肝火上炎纯属实证者不同。取穴基本上可以相同,但操作手法

  以采用先泻后补为宜。

4)气虚血瘀,病邪人络

  取穴:膈俞,肝俞,关元,三阴交,足三里。

  加减:畏风自汗,加大椎、复溜。

  操作:用补法。一般以提插补法徐缓行针,以使得气,留针30分钟。出针后可加灸,或关元穴单用隔姜灸,每次5~7壮。大椎可行热补法,或单针后加灸;复溜行提插补法。久病体虚,以间日治疗为宜。对症治疗穴位,应适当精简,针刺手法,也宜相应减轻些。

  方解:久病气血两亏,病邪入血人络,故取膈俞以活血行血;取肝俞以培补肝阴;取足三里以助气血生化之源;取关元以补元阳。诸穴相合,共奏培补气血、活血舒络之功。畏风自汗者,补大椎以振奋阳气;补复溜以止汗。阳气充,自汗止,恶风自罢。上述各证型常相互出现,治疗时应区别主次,或相互兼顾,灵活掌握。三叉神经痛属顽固难治之症,宜耐心治疗,才能收效。

  2、三叉神经痛如何治疗——头针

  取穴:患侧头维穴、颞前线、顶颞后斜线下1/3。

  操作:头维穴向下1针,向耳根方向1针,交叉刺,均用抽气泻法,出针时可按摩其触发点,由轻至重直到得气痛止。

  3、三叉神经痛如何治疗——梅花针

  部位:在三叉神经痛的疼痛部位及其周围找痛点,耳前、耳下、鼻唇部、两手掌及指端处为刺激点。

  操作:用梅花针叩击。在三叉神经痛的痛点用较重刺激,其他各处均用轻或中等度叩刺。每日1次。

上一页2/3下一页
猜你喜欢
点击此处文章分页按钮可以快速定位到想看的内容哦~
点击文章图片也可以跳转到下一页哦~
相关阅读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