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网首页 | 四季养生 | 节气养生 | 养生人群 | 女性保健 | 中医养生 | 针灸推拿 | 运动养生 | 瑜伽 | 太极 | 明星养生 | 养生减肥 | 养生丰胸 | 茶道养生 | 养生文化
首页 > 养生人群 > 两性养生 > 正文

有成功改变性取向的吗 性取向新的治疗方法

发表日期:2019-10-14 14:20:14 | 来源 :中医养生网 | 点击数: 次

曾锦春的情人照片,林柯彤学生装,小坪森林公园

有成功改变性取向的吗 性取向新的治疗方法    

自从同性恋婚姻是否合法化这个议题浮出水面,澳洲部分华人社区便一直奔走于社会各界,呼吁大家投反对票。现在又出现了一条广告,宣称要向同性恋推广转化疗法。


 

  据澳洲新闻集团报道,赖潘西(Pansy Lai,音译)是出现在这个反对同性婚姻广告“联盟”中的第二位女性,第一位为Cella White,她声称儿子的学校允许孩子穿裙子。赖表示:“在外国,如果同性婚姻合法化,这一程序就变成了强制性的。”

  White向Frankston高中校长提出质疑,但校长说这样的事件从未发生过,而另一位出现在这个30秒广告中的女性Heidi McIvor,也因个人观点被批评过。赖潘西基本上避开了这场争论,尽管事实上几个月以来,她已经传播了许多不准确资料。


  (图片来源:澳洲新闻集团)

  赖是澳洲华人家庭守护联盟(Australian Chinese for Families Association)的创始人,这一组织号称“团结在澳洲的华人社区,秉持传统的家庭观念,为集体共同的担忧发出声音”。


  从新闻集团所取得的材料来看,澳洲华人家庭守护联盟发送给成员的电子邮件,用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写成,呼吁在澳洲的华人“理解同性婚姻对我们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这次投票中要充分表达自己的反对意见”。


  (图片来自网络)

  发送给订阅者的一份通讯声称:“越来越多的事实正在揭示同性婚姻的后果,这是不能掩盖的。”这份通讯表示,没有证据表明,人天生会是同性恋者,并且为希望改变性取向的人推广治疗方法,“50%以上的人都能获得改变,没有增加伤害或痛苦。


  (图片来源:澳洲新闻集团)

  澳洲华人家庭守护联盟则声称,这些转化治疗成功的原因是因为“我们都知道一个事实,性取向是不固定的”,“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性取向是固定的”。

  该组织还说,“认同同性恋”是一个始于150年前的现代西方概念,“因此很可能是一种社会建构”。


  (图片来自网络)

  另一个发送给订阅者的通讯声称,“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同性婚姻合法化提高了LGBTI社区”的健康和心理状况,并称欧洲北部的国家,有合法化同性婚姻,可以收集到这样的数据。

  这封电子邮件还包括一张表格,声称同性婚姻中男性死亡率增加了40%,死于艾滋病的可能性是女性的300倍,而女性的死亡率则增加了70%,自杀率高出6倍。


  (图片来自网络)

  邮件显示的数据是来自一个名为thebigdealaboutmarriage.com.au的网站,并使用这些数据来证明其主张,“超过20年的质量数据显示,相较传统的婚姻,同性婚姻的中的男性和女性自杀率极高”。


  (图片来源:thebigdealaboutmarriage.com.au)

  该组织的Facebook主页拥有298名追随者,这些观点受到了很多人的批评。一位名叫Zhihong Liu的网友写道:“我是一个中国人也是一名同性恋,我感到很自豪,这个所谓的澳洲华人联盟不认为,性少数群体在自己的社区中拥有平等的权利,这真令人悲伤,但是你们根本不能代表整个华人社区。”

  然而支持者声称,该组织反映了华人社区中保守派的观点,并鼓励组织继续努力反对婚姻平权。

  近年来,关于人类性取向成因的的话题不仅在LGBT社群(女同性恋者(Lesbians)、男同性恋者(Gays)、双性恋者(Bisexuals)与跨性别者(Transgender)构成的群体),也在政治界、科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此,许多医生、心理学家、科学家和其他群体都在寻找方法、开展研究来探寻同性恋的成因。

  近来,随着一些证明基因会影响性取向试验的成功,以及试图证明外界因素影响性取向试验的失败,人们开始相信,性取向是先天决定的。根据盖洛普咨询公司2013年的民意调查,目前有47%的美国人认为性取向是先天的而并非一种选择。

  下文将从几个方面说明性取向是先天决定的。

  10.性取向是遗传的(Sexual Orientation is Genetic)


  1993年,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迪恩·哈默博士,和他带领的团队宣布基因会影响男性同性恋的形成。这个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研究,选择了40对男同性恋兄弟作为调查对象。哈默博士和他的团队发现,在调查的40个家庭中,有33对兄弟在X染色体上具有一个共同的遗传标记——Xq28。然而,哈默博士及其团队并没有声称发现了“同性恋基因”,他们只是认为,基因的连锁是基因影响男性性取向的有力证明。

  但是自从这个研究发表之后,很多评论指出哈默博士的研究成果并不可靠。许多人对基因影响个体性取向这一理论并不信服,更何况,这个研究只调查了40对同性恋兄弟。为了收集更多关于性取向遗传因素存在的证据,哈默博士扩大了他的研究范围,甚至和一些有声望的科学家合作,这些科学家来自著名的剑桥怀特海生物医学研究所和科罗拉多大学的行为遗传学研究院。研究仍集中在哈默之前发现的基因区域。他们调查了另外33对男同性恋和11对男异性恋兄弟。有趣的是,他们的调查证实了之前的发现,这使得哈默博士更加确信X染色体上存在某个基因,使得男性成为同性恋。

  就在最近,《心理医学》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证实了哈默博士提及的Xq28基因的存在,以及第8号染色体某一区域会影响男性性取向。这项研究由阿兰·桑德尔斯博士和吉姆贝利博士牵头,他们分析了409对男同性恋兄弟以证实基因对性取向的影响。

  9.大脑构造决定同性恋

  当然,基因只是同性恋成因的一部分。其他生理因素,包括大脑构造,也参与了同性恋的形成。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做了大量研究,以探索人类大脑结构和性取向的联系。1990年,Swab博士发现男同性恋和异性恋者中视交叉上核(即下丘脑一个很小的、包含许多神经递质的区域)的大小存在差异。研究表明和异性恋相比,同性恋者有更大的视交叉上核和更多的神经元数目。

  西蒙·列维博士的另一项脑部研究同样显示,男同性恋和异性恋的下丘脑存在差别。这项调查包含了41个死于艾滋病的患者,研究了四组神经元——下丘脑前部的四个间质核(INAH 1-4)。他们把这些患者分成三组,第一组有19个男同性恋,第二组是16个男异性恋,第三组有6个女双性恋。1991年,他们在《科学》杂志发布了这项研究结果。INAH 1、2、4神经核在各组之间无差别,但男异性恋组的INAH 3神经核要比男同性恋和女异性恋组大。

  其他一些研究也发现大脑其他区域在决定男同性恋与男异性恋方面的重要性,包括胼胝体的大小和杏仁核的结构差异。调查表明,就平均水平而言,男同性恋比男异性恋者的胼胝体大。就扁桃核区来说,女异性恋和男同性恋者杏仁核左侧的神经连接比右侧多,而男异性恋和女同性恋者的结果刚好相反,他们杏仁核右侧有更多的神经连接。

  因此,甚至是在出生之前,大脑就在支配我们的性取向。这也是解释为什么很多同性恋者说他们知道自己是同性恋的有力证据之一。

  8.激素很明显地暴露了对性的影响


  专家相信雄性激素(也被称为男性荷尔蒙)在人类中对男性身体特征是起作用的,在动物中也是一样。他们也相信如果一个个体在他生命的早期失去了睾丸素,他可能在他的成年生活里成为同性恋。早期实验证明了产前对雄性激素的接触能很大地影响人类行为和性取向。一个德国的内分泌学家甘特·杜诺博士用一个研究演示了这个实验。在他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研究里,他把雄性老鼠作为试验项目。当这些雄性老鼠性成熟时,它们被阉割并且注射了雄性激素。结果,这些雄性老鼠都如实验预期那样表现得像雌性老鼠。

>>更多养生专题

两性养生

栏目排行

  • 四季
  • 人群
  • 运动
  • 中医
  • 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