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网首页 | 四季养生 | 节气养生 | 养生人群 | 女性保健 | 中医养生 | 针灸推拿 | 运动养生 | 瑜伽 | 太极 | 明星养生 | 养生减肥 | 养生丰胸 | 茶道养生 | 养生文化
首页 > 中医养生 > 刮痧拔罐 > 正文

拔火罐起泡了怎么办 拔罐起泡需要挑破吗

发表日期:2015-11-14 12:44:23 | 来源 :中医养生网 | 点击数: 次

丫鬟夺爱,深圳信用卡取现,审讯技巧

 拔罐起水泡是什么原因、拔罐起水泡该怎么处理?看看下面文章的介绍。

 

拔罐起水泡怎么办 拔罐起水泡怎么处理 拔罐起水泡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拔罐是一种常见的中医保健疗法,现在很多人也会选择拔罐来保健养生,但是在拔罐后皮肤经常会出现水泡,这是为什么呢?拔罐后起水泡该怎么办?

  拔罐后起水泡是怎么回事

  中医中的拔罐是通过一种体外的物理方式将体内毒素逼出体外的过程,拔罐出水泡的实质就是皮肤皮下“充水”,体内的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以及水分在负压的作用下透过皮下组织,进入并停留在皮肤中,这样就形成了水泡。

  拔罐后有时局部皮肤除了出现出血点、瘀血等现象之外,有些患者会出现水泡,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患者体内风寒湿湿毒较盛,以湿气最为突出。起泡也是一种邪气外出的表现。有时会在罐壁上出现小水滴,也是湿邪的表现。

  2、留罐时间有点长。这一点因人而异,也是和体质有关系的。有人留罐20-30分钟也不会有起泡的现象。也有人5-10分钟就会起泡。所以一般第一次拔罐时间需要短一些,等对患者情况了解了,就可以适当放宽时间。

  3、罐子温度较高,这一点只有很小的可能性。有时做闪罐,如果造成罐体温度过高,这时留罐的话,会增加起泡的可能。

  4、部位的差异,同一个人拔罐,有的部位没问题,有的部位起泡。总的规律是背部、两胁、臀部容易起泡。

  5、拔罐过重,超出了承受能力。

  水泡的大小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机体内痰饮水湿的情况。水泡比较明显,数量较多,色白,周围皮肤温度不高则为寒湿证;水泡不太明显,数量较少,色微黄,或者浑浊,周围皮肤温度较高则为湿热证。

  拔罐后起水泡怎么办

  可在常规碘酒和酒精消毒后,用注射器在水疱的边缘刺入将水抽出来。然后涂以龙胆紫即可,不必包扎。如出现了感染,可服用抗菌药物即可。

  拔罐后出现水泡,水泡没有破溃者,可用以下中医外敷小验方进行治疗: 1、食盐1份,凉开水2份。将盐放入水中,搅匀后将纱布浸入,然后敷于烧伤烫伤处,随时更换。

  2、生大黄适量。将大黄研成细粉,加麻油适量,调成糊状,涂于患处,用纱布包好,每日换药1次。

  拔罐起水泡是怎么回事、拔罐起水泡该怎么办,上面的为我们做出了介绍,起水泡的部位尽量不要用手触碰,穿宽松点的衣服不要让衣物贴在患处,另外,要清淡饮食,多吃新鲜水果蔬菜。 拔罐后起水泡是怎么回事?拔罐是一种中医养生保健疗法,能够消除疲劳、祛湿排毒,现在越来越受欢迎,不少人选择拔罐来保健。一般拔罐后局部皮肤会出现出血点、瘀血等现象,但有些患者会出现水泡,这是为什么呢?拔罐后起水泡怎么办好?一起来看看下面的解说吧。

  一、拔罐后起水泡是怎么回事?

  中医中的拔罐是通过一种体外的物理方式将体内毒素逼出体外的过程,拔罐出水泡的实质就是皮肤皮下“充水”,体内的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以及水分在负压的作用下透过皮下组织,进入并停留在皮肤中,这样就形成了水泡。

  拔罐后有时局部皮肤除了出现出血点、瘀血等现象之外,有些患者会出现水泡,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患者体内风寒湿湿毒较盛,以湿气最为突出。起泡也是一种邪气外出的表现。有时会在罐壁上出现小水滴,也是湿邪的表现。

  

  2、留罐时间有点长。这一点因人而异,也是和体质有关系的。有人留罐20-30分钟也不会有起泡的现象。也有人5-10分钟就会起泡。所以一般第一次拔罐时间需要短一些,等对患者情况了解了,就可以适当放宽时间。

  3、罐子温度较高,这一点只有很小的可能性。有时做闪罐,如果造成罐体温度过高,这时留罐的话,会增加起泡的可能。

  4、部位的差异,同一个人拔罐,有的部位没问题,有的部位起泡。总的规律是背部、两胁、臀部容易起泡。

  5、拔罐过重,超出了承受能力。

  水泡的大小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机体内痰饮水湿的情况。水泡比较明显,数量较多,色白,周围皮肤温度不高则为寒湿证;水泡不太明显,数量较少,色微黄,或者浑浊,周围皮肤温度较高则为湿热证。

  二、拔罐后起水泡怎么办?

  症状较轻,水泡没有破的情况,可在常规碘酒和酒精消毒后,用注射器在水疱的边缘刺入将水抽出来。然后涂以龙胆紫即可,不必包扎。如出现了感染,可服用抗菌药物即可。

  也可用以下中医外敷小验方进行治疗:

  1、食盐1份,凉开水2份。将盐放入水中,搅匀后将纱布浸入,然后敷于烧伤烫伤处,随时更换。

  2、生大黄适量。将大黄研成细粉,加麻油适量,调成糊状,涂于患处,用纱布包好,每日换药1次。

  症状严重者,并有破溃流血者,必须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求早日康复。

>>更多养生专题

两性养生

栏目排行

  • 四季
  • 人群
  • 运动
  • 中医
  • 名家